ButtonUp
Startup Ideas & Discussion
创业故事工具RSS订阅
目录
  • 评论区的碰撞与共识
  • 从40页到2页的觉醒路径
  • 行业共识与隐藏的认知鸿沟
  • 两页纸的启示:少即是多的创业哲学
  • 如果你正在准备融资
目录
  • 评论区的碰撞与共识
  • 从40页到2页的觉醒路径
  • 行业共识与隐藏的认知鸿沟
  • 两页纸的启示:少即是多的创业哲学
  • 如果你正在准备融资
首页›两页纸打天下:当40页PPT被扔进垃圾桶
两页纸打天下:当40页PPT被扔进垃圾桶

两页纸打天下:当40页PPT被扔进垃圾桶

2025年11月15日 星期六
•5 min read

u/useomnia以为需要40-50页的融资deck才能打动投资人,结果在会议室里感到故事失焦。当有人问出'能用一句话解释为什么这件事重要吗?',一切改变了。他们把演示文稿删到只剩两页纸,最终成功融到pre-seed轮。

u/useomnia曾确信自己需要一套40到50页的演示文稿才能打动投资人。会议开始,幻灯片翻到第15页时,他察觉到房间里的氛围不对劲。故事没有落地,真正的对话还没开始,时间已经过半。

投资人打断了演示,抛出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你能用一句话解释,为什么这件事重要吗?"

这个问题让整个团队陷入沉默。他们花了远超预期的时间来琢磨这个答案。当最终找到那句话时,一切都变得清晰了。

评论区的碰撞与共识

这个帖子在r/startups引发了热烈讨论。评论区的第一条来自u/maplevirtual,发布于五小时前:

"

u/maplevirtual · 5小时前

"
"

我们和我们的资金来源都没时间读40到50页的融资材料,这不现实。通常是1到2页的执行摘要,或者10到15页的演示文稿(最多20页)。两者都应该尽可能高效地传达信息。我不应该去猜这个项目是关于什么的。我一直觉得最好的方法是ELI5(向5岁小孩解释)。

"
"

我们COO在一家大型通信公司工作时传授给我们的"一句话解释"技巧,这些年来对我们和寻求资金的客户都非常有用。

"

u/maplevirtual的观点获得3个赞同,他强调的核心是:清晰度比信息量更重要。从他的表述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位有丰富融资经验的从业者,"我们和我们的资金来源"暗示他可能在投资方或咨询机构工作。他提到的COO背景更增加了这条建议的可信度。

紧接着,u/theredhype提出了质疑,这条评论揭示了行业常识与实践脱节的现象:

"

u/theredhype · 5小时前

"
"

恭喜你找到资金。但对我来说,这听起来像是你对如何向天使或VC投资人展示机会完全没做研究。

"
"

但这不可能对吧?我们是否需要让这些惯例更容易被发现和注意?

"
"

你从哪里得到50页的想法?为什么你不知道2页的执行摘要?

"
"

我熟悉的所有指南都是关于大约10页的演示文稿。比如Guy Kawasaki的"只需10页"或Sequoia的著名模板等。

"
"

在加速器demo day、创业比赛、startup weekend活动上看到的90%的创业演示都遵循大致相同的格式。

"
"

真心好奇你是如何走上不同路线的。

"

这条评论透露出一种困惑:为什么明明有成熟的行业标准(10页deck、Guy Kawasaki模板、Sequoia模板),创始人还会走向40页的误区?u/theredhype的语气既带有善意提醒,也隐含着对行业信息传播效率的反思。

原帖作者u/useomnia的回复很坦诚:

"

u/useomnia · 4小时前

"
"

感谢关于融资的友好评论。

"
"

我们当然知道典型的10页deck惯例,但在早期阶段,你试图把所有东西都塞进去。这更多与你设法构建的东西的兴奋感有关,或者可能只是我们的情况。

"
"

我们最终完全跳过了deck,直接用两页纸的备忘录。那份备忘录就是执行摘要,但它专门为讲述叙事而设计。

"
"

关于传统的10页结构,你怎么看?哪些部分你觉得最重要,哪些会造成最多混乱?

"

这段回应揭示了创始人心态的真实写照:兴奋感导致信息过载。他们不是不知道10页的标准,而是在早期阶段,对产品的热情让他们想展示所有细节。这种心态在初次融资的创始人中极为普遍。

u/theredhype继续深挖,试图引导对方从投资人视角思考:

"

u/theredhype · 4小时前

"
"

也许这里缺少的是对VC心态和经验的共情。

"
"

你在多大程度上从投资人的角度探索了机会评估?

"
"

你读过Feld的《Venture Deals》,或者投资人讨论交易的博客和播客吗?Zalman的《Founder vs Investor》?

"
"

我认为如果你能在心理上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就会明显知道他们实际需要和想要什么信息,以及为什么其他信息会分散注意力或让人不知所措。

"

这条评论点出了关键:缺乏对投资人决策流程的理解。u/theredhype推荐的书籍和资源都是行业经典,暗示创始人在融资前应该做充分的"换位思考"功课。

u/useomnia的最终回应展现了成长后的觉悟:

"

u/useomnia · 4小时前

"
"

进入投资人的思维模式是工作的重要部分。

"
"

我们做了大量这方面的基础工作,对我们这边的结果非常满意。说实话,最好的部分不是融资本身,而是看到人们真正对我们正在构建的东西做出反应。这就是让我们不断迭代并把故事精简的原因。

"

这段话透露出一个微妙的转变:融资不再是终点,用户反馈才是。这种心态的转变,正是精简到两页纸的真正驱动力。

从40页到2页的觉醒路径

故事的转折点发生在那个"一句话解释"的瞬间。团队花了"远超预期的时间"来回答,这暗示他们之前从未真正提炼过核心价值。当答案浮现时,他们做了一个激进的决定:废掉40页deck,只留2页备忘录。

这份两页纸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执行摘要,而是叙事型文档。u/useomnia强调它"专门为讲述叙事而设计",这意味着它的结构不是数据堆砌,而是一条清晰的故事线:为什么现在、为什么我们、为什么投资人应该关心。

最初,这个决定让整个团队感到恐惧。多年积累的产品细节、市场数据、技术架构,全部被压缩到两页纸上,这需要极大的取舍勇气。但结果证明,强制简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清晰度。

每次会议都变得更流畅,因为投资人不再需要在冗长的幻灯片中寻找重点。对话更快进入实质问题:市场规模、竞争壁垒、团队执行力。两页纸像一把钥匙,迅速打开了投资人的兴趣之门,让真正的讨论得以发生。

最终,他们成功融到pre-seed轮。这笔资金不是40页PPT换来的,而是清晰叙事的回报。

行业共识与隐藏的认知鸿沟

u/theredhype在对话中多次提到10页deck的行业标准,包括Guy Kawasaki的"10/20/30法则"(10页slides、20分钟演讲、30号字体)和Sequoia的经典模板。这些工具在创投圈广为流传,但为什么还有创始人会走向40页的误区?

评论区揭示了两个原因:

原因一:兴奋感作祟。早期创始人对产品充满热情,想展示每个功能、每个数据点、每个潜在应用场景。这种"恨不得把所有亮点都塞进去"的心态,正是臃肿deck的根源。

原因二:缺乏投资人视角。创始人常常从"我想说什么"出发,而不是从"投资人需要听什么"倒推。u/theredhype建议阅读《Venture Deals》和《Founder vs Investor》,正是为了填补这个认知鸿沟。

u/theredhype后来补充:

"

u/theredhype · 3小时前

"
"

我不认为典型的10页结构中有任何部分是混乱的。它已经通过成千上万位创始人和投资公司的数千次迭代被精炼成这种状态。

"
"

当创始人误解deck中每一页(概念)的目的和价值时,它就会失败。它实际上是关于deck需要清晰简洁地回答的几个关键问题。

"

这段话道出了本质:10页模板不是形式主义,而是问题清单。每一页对应投资人决策流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问题是什么、解决方案如何、市场有多大、为什么是你、如何赚钱、需要多少钱、如何退出。创始人如果理解这些问题背后的逻辑,就不会为了"看起来专业"而堆砌页数。

两页纸的启示:少即是多的创业哲学

u/useomnia的经历不是孤例。评论区的u/maplevirtual分享了类似经验,他的团队和合作伙伴从不看超过20页的材料,因为"没时间"。这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投资人的注意力是稀缺资源。

两页纸的成功,本质上是对"注意力经济"的尊重。它传递的信号是:我们足够了解自己的业务,能用最少的词汇说清楚最重要的事。这种自信和克制,本身就是能力的证明。

u/RayaLavan在40分钟前留下简短评论:"完全同意。少即是多。"这句话获得了原帖作者的认可,因为它浓缩了整个故事的核心教训。

如果你正在准备融资

这个故事留下几个实用建议:

从一句话开始。在写任何材料之前,先回答:"为什么这件事重要?"如果这句话说不清楚,40页也救不了你。

理解投资人的决策框架。读《Venture Deals》、听投资人播客,不是为了模仿他们的语言,而是理解他们如何评估风险和回报。

用叙事替代数据堆砌。数据要有,但要服务于故事,而不是反过来。投资人记住的是故事,不是数字。

测试简化极限。如果你能把40页压缩到10页,试试能不能压缩到2页。这个过程会迫使你砍掉所有非核心内容,留下真正的价值主张。

重视用户反馈胜过融资结果。u/useomnia说,最好的部分不是拿到钱,而是看到人们对产品的真实反应。这种心态的转变,才是长期成功的基础。

评论区最后,u/theredhype问了一个关键问题:"你的两页备忘录有哪些章节?和10页deck的章节类似吗?"这个问题没有得到回答,但它提示我们: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回答了投资人心中的核心问题。

当故事足够清晰时,两页纸就够了。当故事模糊不清时,200页也不够。

投资人记住的是清晰度,不是页数。

Reddit原帖链接:https://www.reddit.com/r/startups/comments/1ox6a4m/what_actually_worked_for_us_when_pitching/

buttonup 创业洞察

返回全部内容
喜欢这篇文章?分享给朋友吧!

相关文章

1

今日Reddit各AI板块高价值讨论精选(2025-11-15)

2025年11月15日•每日、信息

今日Reddit各AI板块高价值讨论精选(2025-11-15)

2

今日Reddit各AI板块高价值讨论精选(2025-11-14)

2025年11月14日•AI、信息

今日Reddit各AI板块高价值讨论精选(2025-11-14)

3

今日Reddit各AI板块高价值讨论精选(2025-11-11)

2025年11月12日•信息、每日

今日Reddit各AI板块高价值讨论精选(2025-11-12)

查看更多AI创业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