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一个运营了5.5年的加密创业公司的独立创始人,已经筹集了超过1300万美元。新兴行业的挑战让我感到疲惫不堪,想要转向其他事情。然而,我们的投资者对公司和产品仍然非常兴奋。
"2025-10-09 凌晨1点30分 · u/theeagle_:我是一个运营了5.5年的加密创业公司的独立创始人,已经筹集了超过1300万美元。新兴行业的挑战让我感到疲惫不堪,想要转向其他事情。然而,我们的投资者对公司和产品仍然非常兴奋。
"
这段话出现在Reddit r/startup版块时,很少有人想到它将引发一场关于创业道德与现实的激烈讨论。发帖者theeagle_面临的困境看似简单:两个收购机会摆在眼前,价格虽不算天价,但对他个人而言是改变人生的数百万美元。问题是,投资者只能收回本金。
这个故事的戏剧性在于其普遍性——它几乎代表了每一个B轮后创业者可能面临的内心挣扎。
评论区迅速分化为两个阵营。支持派以用户sincereadvicefor的犀利观点为代表:
"2025-10-09 早上7点37分 · u/sincereadvicefor:你的投资者和员工不会像你对待他们那样考虑你。特别是你的投资者——如果他们有机会赚数百万而你失去一切的话,他们连想都不会想一下,更不用说让你收回初始投资了。为你和你的家人做最好的事,接受这笔交易,继续前进。
"
这条评论获得了45个赞,成为讨论中的最高赞。但质疑声同样强烈。用户BaumerPT直言不讳地指出了道德层面的考量:
"2025-10-09 早上7点15分 · u/BaumerPT:我对这个话题没有真正的指导意见,只是听起来你要带走数百万美元,而帮助你建立这家公司的团队却没有什么有意义的收获,这很糟糕。假设这是一个小团队,你可以保留100万,然后分掉第二个100万,让它从一个'小的支付'变成一个真正的支付。
"
这场辩论揭示了一个更深层的问题:当创业成功的定义发生变化时,各方利益如何平衡?
讨论中最让人困惑的部分来自几位经验丰富的创业者。用户Extreme_Flounder_762表达了震惊:
"2025-10-09 早上7点23分 · u/Extreme_Flounder_762:我印象深刻,你设法在没有投资者同意的情况下筹集了1300万美元,这太疯狂了。我筹集了大约700万美元,我必须得到所有事情的同意。
"
这个评论点出了故事的一个关键疑点——通常情况下,B轮及以后的投资协议都会包含严格的清算优先权和董事会控制条款。如果theeagle_确实有权在不经投资者同意的情况下出售公司,那么要么他拥有超级投票权,要么投资条款极其宽松。
用户R12Labs进一步质疑了整个交易的合理性:
"2025-10-09 下午6点45分 · u/R12Labs:投资者投入1300万美元却只能收回本金,而创始人却能带走数百万,这在什么情况下是可能的?通常设置是相反的。
"
我们发现,这个故事反映的不仅仅是一个创始人的个人选择,更是整个加密创业生态在2025年面临的结构性问题。在经历了2021-2022年的繁荣和随后的市场调整后,许多加密项目发现自己处于这样的境地:有足够的资金维持运营,但很难实现投资者期望的指数级增长。
用户NetworkTrend的建议体现了典型的硅谷思维:
"2025-10-09 早上7点28分 · u/NetworkTrend:听起来如果你能继续发展业务,它的价值将继续上升。假设你相信这一点,而且没有对未来增长感到恐慌(这可能会增加倦怠感),那么寻找给自己一些个人缓解的方法。寻找利用AI处理平凡任务的方法,外包给自由职业者,委托给团队成员。休个短假来充电。
"
但这种建议忽略了一个核心问题:对于一个已经运营5.5年的公司来说,创始人的疲惫可能不是短期调整能够解决的。
最具启发性的评论来自用户elma3allem,他分享了自己的实战经验:
"2025-10-09 下午2点17分 · u/elma3allem:经验法则是,如果退出能让投资者收回资金,你和你的团队也能赚到钱,那就总是选择退出。我经历过4次退出。风投总是会说不,并推动你争取更大的退出。这对他们来说没有损失。他们对你给的钱收取20%的管理费,一旦你退出就会停止。这是说不的主要原因。
"
这段话揭示了风投行业的一个结构性冲突:管理费模式让GP们更倾向于延长投资周期,而不是实现相对较小但确定的回报。
如果我们将这个案例放在更大的背景下思考,它代表了当前创业生态中一种普遍现象:在资本充裕但市场增长放缓的环境下,许多公司发现自己陷入了"不上不下"的境地——既无法实现爆炸性增长,也不愿意接受平庸的结果。
用户danjlwex作为Reddit的"Top 1% Commenter",提供了最为直接的视角:
"2025-10-09 早上7点31分 · u/danjlwex:为什么你必须说服你的投资者这笔交易是值得的?对于典型的创业投资来说,收回投资已经是一笔好交易了,因为他们通常会失去一切。
"
这个问题击中了要害:在一个90%公司都会失败的行业里,收回本金实际上已经是一个不错的结果。但心理学告诉我们,损失厌恶往往会让人们高估沉没成本,低估当前机会的价值。
整个讨论最终回到了一个基本问题:创业到底是为了什么?如果说创业的本质是为了创造价值和实现财务自由,那么theeagle_面临的选择似乎并不困难。但如果创业被赋予了更多的道德和社会责任,那么这个决定就变得复杂得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有时候最难的不是做出正确的选择,而是定义什么是"正确"。当一个创业者在深夜发出这样的求助帖时,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商业决策,更是人性在复杂利益关系中的真实体现。
原贴地址: https://www.reddit.com/r/startups/comments/1o1h2xs/what_to_do_with_early_exit_opportunity_that_is/